专业实践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为规范会计硕士(MPAcc)专业实践管理工作,保证专业实践活动的质量,加强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根据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要求,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专业实践的目的
专业实践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实践,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培养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专业实践的原则
1.坚持“形式灵活、注重实效”的原则;
2.坚持“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自己联系与培养单位、导师相结合的原则。
三、专业实践的内容
专业实践主要包括行业实践、案例研究与开发两部分。
1.行业实践。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6个月)的实习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成绩合格后,方可取得行业实践5学分。其中具有三年以上财务、会计、审计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的非全日制学生,可以通过提交专业实务工作方案等方式,经实践导师评审通过后获得相应学分。
2.案例研究与开发。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是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中的重要特色,是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学习期间,研究生必须参与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由课程教师根据学生开发的成果或参与的案例大赛获奖情况,评审成绩合格后,取得案例研究与开发2学分。
四、专业实践的要求
1.研究生必须将专业实践纳入个人培养计划。
2.答辩资格审查前,研究生须取得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实践课7学分后(行业实践5学分,案例研究与开发2学分),方可申请学位。
五、专业实践的组织管理
1.行业实践
(1)研究生在开始实习实践前需自行拟定详细的计划方案,经实践导师同意后进入行业实践环节。
(2)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需与企业签署相关的协议。协议应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研究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安全和有关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实习结束后,撰写具有一定深度的实习报告,并按要求填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实习证明》,由培养单位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采用分段实践形式的可附若干份实习证明。若实习单位有指定实习证明模板,证明中须包含实习岗位、实习周期、实习总月数等相关信息,且加盖培养单位相关部门公章,来替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实习证明》。
(3)具有相关专业工作经验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可提交专业实务工作方案来替代实习报告中的实践记录内容。
(4)每位研究生必须完整填写《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专业硕士实习手册》(见附件),实习报告内容应不少于4000字。由实践导师签署意见,按百分制评审成绩。研究生实习手册应由学院科研实践管理办公室审核相应材料,合格后取得相应学分。
2.案例研究与开发
案例研究与开发由三部分组成,成绩按百分制评定。研究生可任选其一作为课程作业进行提交。
(1)《案例研究与开发》课程学习。研究生参加《案例研究与开发》课程学习后,独立或小组方式(每个小组成员不多于3人)参加案例研究与开发活动。通过课堂展示开发成果,由课程教师评审给出成绩。
(2)案例大赛活动。研究生选择参加学生案例大赛获得校级以上奖项的,经课程教师确相关材料后取得相应成绩分值。未获奖的研究生,需提交案例成果,由课程教师评审给出成绩。
(3)学术成果研究。研究生独立或协助指导老师完成学术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形成教学案例、参与企业管理咨询活动并形成管理咨询报告、发表案例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等形式,由课程教师评审给出成绩。
六、专业实践成绩评定及材料归档管理
1.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成绩按百分制评定,60分为及格。其中行业实践成绩由校外实践导师评定,案例研究与开发成绩由课程教师组评定。
2.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材料,完成成绩评定后,应及时上交学院科研实践管理办公室审核存档。
七、本细则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商学院负责解释。